主講人員:台北科技大學 蔡孟伸教授
講演日期:102/12/02


撰文 | 杜宗庭(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)

 臺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能源與社會研究第三場演講,邀請到臺北科技大學自動化科技研究所蔡孟伸老師前來談智慧電網。過去曾舉辦過公民與社會研究、災害與社會研究、水文與社會研究,因應當今核電議題、能源政策,在能源與社會研究系列演講中探討了能源稅、再生能源,而智慧電網,是能源議題中不能忽略的一環,卻也是大家比較少談論到的。今天蔡老師將為大家帶來一堂智慧電網的深度之旅,為大家打開探討能源議題的視野。

  智慧電網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,已有十年的發展歷史。在談智慧電網之前,得先知道什麼是電網,並了解現在的電網有什麼問題,再來談智慧電網能為我們帶什麼改變與價值。傳統電網的基本架構已經運作100多年,在電網的系統中,包含電廠(能源產生)、用戶(能源使用)以及連接兩者的傳輸線與負載。

  電網可分為兩大類,一是69kV以上的輸電系統(近電廠端),一是69kV以下的配電系統(近用戶端)。在過去幾十年,電力公司都將絕大部分資金挹注在輸電系統上,安裝許多設備以確保輸電系統的穩定,而因為配電系統設備的量較多,對於整個電網的影響也不會很大,因此電力公司過去都忽略了配電系統的發展。若配電系統設備出問題,只會造成鄰近居民的用電問題。

  整個系統當下產生多少電,就必須使用掉多少電(包含儲存、轉為熱能散失)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延伸出一個最基本的問題:電力公司怎麼知道該發多少電?目前發電機組每1/60秒(60Hz)會確認一次用電供需是否平衡,然後進行微調,然而調整的幅度僅止於正負0.5Hz,需求太高或太低都會造成電廠跳機,為了滿足波動的用電需求,電廠都會準備備用的發電容量。

  雖然電網中的儲電設備能幫助減少供需失衡的問題,然而除了具備天然地理條件的抽蓄電廠(譬如臺灣大觀、明潭電廠)有足夠大的蓄電容量外,目前沒有其他方式能有效解決問題,期望未來智慧電網能透過即時的供、需監控與調整,協助問題解決,也能讓發電穩定度不高的再生能源發電順利加入電網的運作。現有電網的另外一個問題,就是在輸電、配電的過程中,會損失4~5%的能量,若能從電網下手改善能量損失的問題,提昇能源使用效率,就能減緩用電成長的壓力。

  那麼怎麼樣的電網才叫做智慧電網?其實每個國家因遭遇到的問題不同,而有不同的回答,因此目前在智慧電網的建置上也沒有一定的標準。蔡老師認為智慧電網應整合不同技術(譬如 ICT、網通 )、具備主動管理能力、即時反應需求能力,並且能將各種再生能源整合進現有的電網中。在配電系統中部屬大量的感測器,可以即時做電力調配、了解各用戶使用量、讓發電量隨需求量調整,以及不需要大型儲存設備來電力供需平衡。

  藉由建置智慧電網,可以提昇管理效率、增加能源使用效率、提高用戶滿意度(停電次數、時間降低),並且有機會整合各式再生能源,減少集中式發電的風險。臺灣電力公司已經開始推動智慧電網相關計畫,像是為用戶安裝智慧電錶等。

  最後主持人簡旭伸教授提到再生能源所面臨的問題,在大型水力發電廠及大型風力發電機造成負面影響的情況下,再生能源轉而走向「小風力」、「小水力」的發電設備,未來電網中將存在更多小型的發電設備,其管理方式將不同於以往大型電廠集中發電的情況,智慧電網在這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。蔡老師認為,在這樣的情況下,未來會延伸出「能源服務產業」,能源服務公司將協助電力公司管理小型發電設備、瞭解用戶需求。不過不管怎樣,目前還是得先安裝夠多的感測器,收集相關資訊,以推動更有效率的管理與更好的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