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講人員: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黃柏鈞 先生
講演日期:103/03/17


在高度都市化的日本、在琵琶湖畔有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淨土,它就是里山,大自然的景緻、昆蟲與花鳥構成了里山美不勝收的風貌,在日本NHK HD高畫質拍攝與製作下,讓里山的景物與人文完整呈現世人眼前。


里山(Satoyama)指的是環繞在村落(里)(Sato)週圍的山、林和草原(山)(yama),也就是位於高山(日文為「奧山」,Okuyama)和平原(日文為「里地」,Satochi)之間(圖一),包含社區、森林、農業的混合地景(landscape)。根據此一定義,一個以水稻田為主的里山地景(Satoyama landscape)也包括了鑲嵌的混合林、水稻田、乾涸的稻田、草生地、溪流、池塘和灌溉用蓄水池等多種地景,因此里山除了農業生產外,還可提供動植物多樣化的棲地。例如谷津水稻田(Yatsu rice paddy)是位於偏遠鄉村的峽谷水稻田,田邊有斜坡,坡上有短草,草坡之上為森林,森林有水源涵養的功能。但是森林的遮蔭效應會影響水稻生長,因此靠近水田的邊坡不能有森林,必須改變成草地,而且草還不能長得太高。所以當地農夫每年要除草三次,以免草長得太高,產生同樣的遮光效應,影響水稻生長。這樣的作業方式原本是為了生產水稻,卻意外開創了多樣的棲地,使得整個系統既有森林邊緣(forest edge)的物種、草甸(meadow)的物種,也有濕地(wetland)的物種,因而達成水稻生產與生物多樣性保育雙贏的局面。里山倡議強調社會面和環境面,卻不忽視生產面。